标签文字

您可以向本站投稿,请点击箭头所指 

顶端右侧“投稿通道”。

也可通过邮件投稿 hedaowang@126.com

站务

公告

首页 >> 三线文萃 >>史料考据 >> 襄渝铁路中的穆斯林青年(文/苏杰 马维新)
详细内容

襄渝铁路中的穆斯林青年(文/苏杰 马维新)

时间:2024-05-03     作者:苏杰 马维新【原创】   阅读

      “背上行装扛起了枪,雄壮的队伍浩浩荡荡,同志呀!你要问我们哪里去呀,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劈高山填大海,锦绣山河织上那铁路网……”

       1970年8月,伴随着嘹亮的歌声,怀揣着“三线建设要抓紧,让毛主席睡好觉”的朴素信念,一群青年人阔别父母,奔赴火热的襄渝铁路陕西段建设现场,开启了三线生活。在极端恶劣条件下,他们与铁道兵指战员和铁路工程建设人员一起在人迹罕至的崇山峻岭克服重重困难,建成襄渝铁路,沟通了我国西南和中南地区极具战略意义的铁路网。2005年6月,一部披露襄渝铁路修筑中的青年群体的纪实小说《青春滴血:三线学兵连绝唱》出版,让我们第一次知晓,在书写和成就襄渝铁路伟大建设事业中有一支鲜为人知的“穆斯林支队”。是什么样的原因促使他们奔向火红的三线建设场地?他们又经历了什么样的三线生活?带着种种疑问,2023年盛夏,笔者找到几位已是古稀之年的穆斯林支队成员,并如约在西安化觉巷清真寺见面。一位从小生活在回坊的汉族铁道兵老人也闻讯赶来,共同为我们讲述起当年修建襄渝铁路中惊心动魄而又鲜为人知的故事,回忆起那段自豪而又难忘的经历。


1714691749675517.jpg


图注:参与襄渝铁路建设的西安穆斯林战士,前排左一为林明智


       1970年8月18日,为了响应毛主席关于三线建设的号召,支援秦巴山区的襄渝铁路建设,来自西安、咸阳等地的25,000多名青年,按照部队编制组成141个连队,其中男子连队115个,女子连队26个。穆斯林青年主要安排在铁道兵四十八团二、四连等多个连队,有的连队穆斯林青年占到总数的三分之一。他们和其他各民族青年一起并肩奋战,不分昼夜,不避风雨,不顾生死,不怕饥饿,冒严寒、顶酷暑,挥铁锤,打炮眼,劈山石,凿崖洞,移石渣,筑路基,穿激流,跨高空,架桥梁,以忘我的精神顽强拼搏,积极奉献,报效国家。

       原铁道兵5848团学兵四连的穆斯林青年刘娃子,本名刘志真,其父亲是西安回坊一代经师刘宗云阿訇。刘娃子从来不因自己是少数民族而要求照顾,始终和大家战斗在艰苦的铁路建设一线。他略带激动地回忆起自己在修建旬阳隧道过程中与死神擦肩而过的一瞬间:“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山体突然塌方,把我捂到里边,就我一个人捂到里边,当时我也不知道咋回事,心中一片黑,想着这下我完了,山体塌方呀!他们在外边喊志真完了,叫着我的名字,说完了完了,他们在外边一喊,我突然心里清醒了,就借着洞口一点微弱的光亮,我拿钢锨把洞口捅开,九死一生,逃了出来,不然的话我已经被埋在洞里过了60年了。”

       刘娃子是幸运的,来自5852部队十一连的另一位排长李宝安则不幸牺牲在隧道口。与李宝安关系密切的战友在日记中写到:“1972年4月15日,今天早上七点三十分,在火石岩隧道出口,六号横通道前进方向,一排挖水沟时掉下一大块100多斤重的石头,砸在一排长李宝安同志头部。我值大夜班,获悉恶情,早8点多赶到卫生队。看到亲爱的战友昏迷不醒浑身是血脸色苍白、头部流血,心情格外沉痛......”闻讯而来的战友们一个个争先恐后要为李宝安输血,有很多人甚至素不相识,那场景令人十分动容。经医务人员全力抢救无效,李宝安永远离开了大家。两天后,李宝安的父亲赶到驻地,和筑路部队军代表、指导员、战友们一起在安康城内的清真寺按穆斯林的习俗为他举行了葬礼。李安宝用他年轻的生命,践行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坚定信念,书写了襄渝线上一段悲壮的青春红色记忆。

       女兵张丽萍出生于1953年5月,她所在的二连主要承担的是襄渝铁路建筑沙滩备料等繁重的体力劳动,其中就有8名穆斯林青年。她至今还清晰地记得,1971年的深秋,连日的大雨使一向温顺的旬河洪水骤发,上游漂流下来的木料冲破拦河大坝,一泻千里,咆哮着狂奔而去。雨越下越大,河水汹涌澎湃,黑压压的木头布满了河面。女兵看见以后,只听见有人大喊一声“快救国家的财产!”二连女兵们听见喊叫声后,迅速跳进齐腰身的洪水中,奋力抢捞被水冲走的木料。城市里边长大的女子,哪里应付得了这种险境,慌乱中被卷入了激流。眼看排山倒海的巨浪就要吞没这群女兵,二营的陈营长带着四连士兵跑过来大声呼喊着“不要木头,先救人!”几十个来自四连的男兵应声向陷入绝境的女兵们游去,他们用臂膀挽起了一道生命的人墙。险些被激流冲走的女兵们得救了,一个个瘫倒在岸边,望着还在激流中忘我救人的男兵们的身影,撕心裂肺地哭了起来。那感天动地的哭嚎声,至今还回响在每个亲历者的耳畔。

       今年已经71岁的林明智目前在西安化觉巷清真寺管委会任职。据他讲述,修建铁路施工中最危险的工作就是打隧道、放炮。因当地石质风化严重,3000米的旬阳隧道分为断面两面开挖,施工中不断出现塌方、透水、冒顶等危险情况,进入隧道的士兵们随时面临死亡的威胁。面对塌方,面对死亡,年轻的士兵们没有一个人畏缩、退却,而是勇敢地冲向最危险的掌子面,有人被石头砸伤,但轻伤不下火线;有人发烧39度依然奋战在掌子面上,还豪爽地对战友说:活着干、死了算。林明智先后从事过排渣、安全员等工种,后来因在一次爆破排险过程中被砸伤而被调整到“回民小灶”工作。

       说起“回民小灶”,从小生活在西安回坊且与穆斯林士兵关系密切的曹建成老人口若悬河,他还为此专门写过一篇回忆文章。原来,铁道兵部队尊重民族风俗习惯,专门为5848团四连的穆斯林士兵搭设了一个“回民小灶”,并提供了专用的炊具,由马景新担任厨师。马景新虽然个子不高,说话轻言细语,但干起厨房的活儿来从不含糊,天不亮就早早起床生火做饭,晚上经常挑灯夜战,为夜班归来的战友们准备食物。虽然那时候大家伙儿吃得简单,常常青菜、萝卜配蒸馍、米粥,但为了让干体力活、倒班归来的战友们能吃上一口热饭菜,他经常一天要做五、六顿饭,想想也是挺不容易的。

       讲起当年生活中最难忘的事,穆斯林士兵们都不约而同地说到了工地上的开斋节,这也是他们在将近三年的三线连队生活中唯一的一次吃肉。今天我们似乎很难想像,但在艰苦的三线铁路工地生活中,饥饿是常态,甚至有人说的梦话都是想吃一顿饱饭。在穆斯林的开斋节来临之际,连队给养员不知从哪里购回了一只羊,说是专门为穆斯林士兵恭贺节日,改善生活。听到这个消息,他们真是喜出望外,于是便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甚至有人专门从旬阳工地附近的蜀河镇找来一位在食堂工作的阿訇,给大家讲了卧尔兹,按照穆斯林的礼俗宰了羊。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回民小灶”溢出阵阵肉香,这香味瞬间把大家拉回家乡,拉回那坊间熟悉的味道。

       斗转星移,日月如梭。1973年10月,襄渝铁路全线通车。50多年来,襄渝铁路铺摆在秦岭巴山汉水之间,一列列火车日日夜夜呼啸着穿梭往来,这是写在祖国大地上的长卷诗篇,两万多名青年士兵无疑是成就和见证这项伟业的人民功臣。当年仍是青年的穆斯林士兵如今健在的已是古稀之人,他们都把曾经挥洒青春和热血的地方视为自己始终眷恋的第二故乡,他们在秦巴山水间历练而成的艰苦奋斗精神将始终激励着后人继往开来,成为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袁培力摘自《三线建设时期穆斯林的红色记忆》,苏杰、马维新作,载《中国穆斯林》双月刊2024年第1期。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