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文字

您可以向本站投稿,请点击箭头所指 

顶端右侧“投稿通道”。

也可通过邮件投稿 hedaowang@126.com

站务

公告

首页 >> 个人发布台 >>我说三线 >> 一位三线工厂老工人的深情回忆自述
详细内容

一位三线工厂老工人的深情回忆自述

时间:2021-07-03     作者:阿福根【原创】   阅读

       由于国外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大有对我国围攻之势,因此,党中央和毛主席提出了立足于打的方针。要求各省区形成能各自为战的格局,每个省区都建立配套的军工厂,这些工厂称为三线工厂。就在这种大形势下,为支援三线建设,我从湖南二八二厂被调配到湖北参加三线建设。

  我从二八二厂出来后,“53”产品停产了,我搞的科研方案也不知命运如何。

  按照五机部的配员通知,我是作为工具车间的技术员调回湖北的。当时,因八二弹尾的转厂工艺扩大设计没人接手,我就受命负责八二弹弹尾的转厂工艺扩大设计工作。

   ( 一)现场指

  当我设计的方案,经论证审定后,又承担工厂第三工区的现场指挥。负责按我设计的工艺方案,组建强制性的八二弹弹尾生产流水作业线。这给了我又一次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因为要完成这个任务,除懂产品工艺外,对跨行业的其他业务,如:水、电、暖、气和风都得熟悉。除懂工艺技术知识外,更要懂得生产过程的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按现在的说法,组织上又给我搭建了一个平台。使我从多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

  我带着五个转业兵,吃干在工地,每天按我绘制的安装施工图,挖坑、埋线、浇灌设备基础,组织人海战术,拖拉设备到位。那场面不会比五八年的大跃进的情景有多少逊色。

       当时的口号是:抢在战争前面,建设好三线,让毛主席睡好觉。

  为了不辜负党的期望,领导的信任和委托,我带领五个转业兵,没日没夜地干,我本身患有多种慢性疾病,从不吭声,实在不行,就行使一下“总指挥”的权力,坐下来,在现场就地指挥,安排他们做,同志们也很理解和尊重我,我说到哪里,他们认真干到哪里,工作十分得心应手。

  强制性生产线建成后,就调试设备,打通流水线,组织试生产。

  前段安装工作,按图施工,多是体力活,但到打通流水线,组织试生产时就不同了,要将机床设备逐台地调试到正常运转,按工艺规定加工出合格产品,这除了要有较全面的理论知识外,还要有十足的实际操作能力。一条流水线,上百台设备,几十道工序,真是山中无老虎猴子充大王,我就这样带着几个转业兵,逐台地对机床进行调试,我手把手地教他们操作,讲解基本知识和动作要领(有些机床设备我没实际操作过,我就提前熟习机床的使用说明书,按照说明书自己先慢慢摸索其操作方法,熟习后,再现买现卖地教给几个转业兵)。几个转业的同志学起来挺认真、专心,进步很快。

  当我准备投一点原材料带领转业兵,逐道工序开始试生产时,搬底厂——武汉鼓风机厂的整套人马上山了。他们很快接替了我的工作,几个转业兵被安排在不同的班组当学徒。我给他们稍作交待后,就被调往厂技术组。(即后来的技术处)我的“指挥”之头衔就此结束。我累了,我也该出来省省心了。

       厂技术组,是生产技术管理职能部门,当时工厂各职能部门均称“组”。如群工组、生产计划组等等。后来在总结文革中工厂管理落后时,就有这样一个顺口溜:

  大组套小组

  全厂都是组,

  不知谁管谁,

  上下一般粗。

  我到技术组后,安排负责两个工区的现场工艺管理,兼管技术后方工作。

  真是本性难移,说是想省省心,一接手工作后,就把“省心”丢在脑后,全心投入到新工作中去,总是闲不住。

  我主持建立了工厂技术情报工作。创办了《技术情报》、《技术报导》和《技术快讯》三种情报刊物。与全国一百多个工厂、学校和科研所建立了情报往来关系。向全厂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情报,深受同行们好评,对促进工厂的技术进步起到了一定的有益的作用。

  我在完成现场施工任务后,主动地组建了技术图书和技术标准化工作。

  当我干得得心应手,几个摊子开始正常运转不久,我又被安排参加工厂筹建技工学校的工作。 

  二、登上教坛,不丢本行 

  工厂为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经湖北省劳动人事厅同意,组建九六零三厂技工学校.在组建技校时,技术部门搞技术的同志们,都不愿意去搞技工教育,有的人甚至说“就是开除了,也不去领着学生玩。”当组织上找我时,我爽快的表态:,如果组织认为我行,我可以考虑。搞技工教育也是党的工作。就这样,我又被调到技校筹建处。与其他几位同志一道筹建工厂的技工学校。技工学校建成后,我除负责教学组织工作外,并承担机械制图、机械基础和机械加工工艺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做一行,爱一行,习一行。我除把全校教学工作组织得很有条理外,我的实际教学工作也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好评。我所写的《关于搞好基础理论课的复习》一文刊登在国家劳动部〈技工教育〉杂志上,受到同行的好评。

  在技工学校,当过教务主任、、校党支部副书记等职务。我从一个外行,变成了内行。曾获湖北省优秀教师和优秀职教管理者等光荣称号。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我还参与了工厂两项重要技术改造的技术工作。

  工厂上新军品“100迫”时,要设计一套通风除尘系统,与新建的喷砂作业流水线配套。

  我虽说见过“82迫”的喷砂工作,但我没有实际接触过这方面的工作和有关知识(以前八二弹的通风除尘系统是中南建筑设计院设计的),当技术部门的领导要我承担该项工作时,我担心搞不好,没有接受.后来厂长又找我,谈了一些大道理,我不好再推辞,当时虽然有些想法,但我喜欢在技术业务问题上接受挑战的精神鼓舞下,勇敢地接下了厂领导安排,承担了设计抽风排尘系统的设计工作任务。经过学习和调研,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拿出了一套设计方案。经论证通过后,投产制作,制作过程中,我因教务工作较忙,没过多的介入。但制作较顺利,只是在组装试运行时我才到现场呆了两个半天。

  该系统设计较为成功。操作工人再也不要象以前那样,把鼻子、眼睛用大口罩套得严严实实的。现场就是不载任何防尘物品,穿上白衬衣操作也不会因灰尘而污染,不仅如此,而且彻底地解决了历年来排尘系统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的难题。深受领导和操作师傅的好评。曾获工厂优秀技改项目二等奖。

  在从事技工教学过程中,还参加了工厂一些其他技改工作。如日本掘井速印机技术的引进和火工车间的TNT废水处理的技术改造等工作。

       (三)闪电主任

  随着工厂管理体制的变更,

  工厂的机构也相应作了调整,工厂设立了“一长、三师”的管理体制。即在厂长领导下,总经济师、总工程师、总会计师负责制。这时,我又从厂技工学校调到厂总工程师办公室,任办公室主任。

  在总工程师直接领导下,带领几个办事人员,负责全厂的技术人员管理和技术工作管理等工作。并参与组织工厂职称改革工作。

  湖北省国防口,在我厂搞职称改革试点工作。我被安排参与厂职改领导小组和工程技术职称考评委员会工作。具体负责日常事务性工作,如个人申报,组织评审及上报的资料汇总。参入职称评审等。

  职称评审工作开始搞的确实一本正经,神神秘秘。由于所有资料在我手上,所有会议我都参加,因此,领导再三告诫我,要绝对保密。并说:搞职称改革本来是个落实政策,鼓劲的事情,搞不好会影响团结,影响工作。千万要注意.

  开始还好,后来有个别评委犯自由主义,想表现自己,泄露评审情况,确实造成很大影响。

  整个评审过程很繁,个人申请,单位审签,评委审查(资格审查),量化打分,个人答辩,评委不记名投票,上报批准,发榜公布。

  上报批准前,职称评委会要对被评上的对象写评委鉴定意见。对不同的人,不同的职级都要较准确地下个结论性的评语。

  上百个人,四种职级。写起来还真有点为难。组织上安排我参与起草评语工作,我思索好久,在外面学习取经回厂后,拿出一个模式表格,每个内容按三个不同层次评定,将评定人的情况与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去对号入座,这样搞起来就省事多了。如对个人理论基础的评分为:“很扎实”、“扎实”、“较扎实”三个层次。

  其他如: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工作业绩、论文情况……等上十个项目都分三个层次进行描述。这样一来。评语就相当好写了,。

  从以上看来,职改工作,真是做的天衣无缝。其实不然,在工程技术类中、高级职称评审过程中,还马马乎乎说的过去,但在经济类、工程技术初级类的评审就另当别论,评审过程可说五花八门,猫腻百出。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资历、等级凭证明,到后来学历也凭基层单位证明,评审放松标准,评审送人情等歪风在工厂造成连锁反应,互相攀比,互不服气,找人说情,找人拉关系,在全厂造成一片混乱。

  为什么会这样乱呢?主要是初级职称是工厂说了算,上报只备案。有一个开了口,大家都学着干,如是,歪风骤起,发展到后来,个别领导也想在中高级评审中中搞点名堂,点名晋升,假造学历。到省里送礼拉关系,无奇不有。

  这次职改,我由助理工程师经考评顺进工程师。

  五年后又晋升为高级工程师。

  当完成了职改,理顺了总师管理后,随总师办的撤消,我又挪了一个窝,这真是让我一步一步地在履行我的誓言:

  (四) 竹子

  总师办撤消后,我又被安排到产品质量检验部门工作,任产品质量检验科科长并兼任党支部书记,党政一齐抓。

  1.花瓶难当

  检验科是生产流程中产品质量把关的重要工序,同时也是我一生工作上最难忘的最后一站。

  产品检验工作,牵涉到全厂各生产车间和一些职能科室以及个人的切身利益,工作上点多、面广、事烦、人杂,真没想到,我七转八转到了这个舞台上。让我又从另一个侧面受到了深刻教育,真让我永世难忘。

  事先我知道,工厂产品质量检验工作不好做,以往检验科长像走马灯似的频繁调换(建厂不到二十年,我是第八任科长),我不想接受,好心的同事也劝我不要接。工厂领导找我多次谈话,不好再推,只好接下来。

  既然接下来了,我就决心把工作搞好,我和往常接受其他工作任务一样,以满腔热情投入其中,自己非常幼稚地想,再难的事情,凭自己的实干和真诚,不会有过不去的坎。

  没到岗前,我走访了几位前任科长、下面的有关班长和管理人员,我掌握了一些基本情况,看来难是难些,但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就这样,凭着一股子傻劲,就走马上任。

  经过深入调查,发现原来经常出现的问题的根源是管理不严,信息不灵,胸中无数,因此检验部门老是坐在被告席上,到岗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情况明了,信心也大了,我也就很快进入角色。

  我首先抓了建立,完善和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狠抓制度的贯彻和落实,严格监督,认真考评,公正奖惩,很快使产品检验工作处于受控状态,真正作到大事不过天,小事不过时,工厂生产的产品质量状况,以及问题的处理的情况等信息,随时掌握在我的手中,那些搞瞒天过海,以邻为壑,张冠李戴,告黑状的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工作比较得心应手。

  但我高兴的太早,因为,世界上的魔道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较量。

  在以效益为中心的旗帜下,各车间为了各自的效益,一味追求数量,追求产值,产品质量被严重忽视,一时间,违反工艺生产,脱离工艺生产,弄虚作假,时有发生。

  检验工作,因其职责所在,将上述弊端揭露出来,将不合格产品剔了出来,这样,产品质量及其各种隐患就暴露无遗。

  如果我们能够理智、清醒地,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认真整改,对工厂来说,只会带来好处,是皆大欢喜的事情。但事与愿违,尽管生产部门客观上确实存在一些困难,但他们不从主观上努力,找差距,查问题,而一味强调生产不具备条件(找歪理敲工厂)。怪检验部门故意设卡,坑人。

  于是有些部门和个人,又旧病复发,不顾事实,颇费心机的大造舆论,告黑状,在生产作业会上向质检部门发难。

  因我情况在握,出于无奈,在会上不得面对面的摊牌,他们指望和以前一样,检验科下面的事情,上面不十分清楚。想在会上一诈二糊可以搪塞问题,嫁祸他人,找个替罪羊.当我把那些靠扯皮争效益,混日子的先生们的不实之情顶了回去时,我心里也不十分舒服。一是工厂为什么老是出现这样的问题,难道领导不知道吗?二是我这个人一向以和为贵,最怕得罪人的中庸之辈,竟被挤到非得罪人不可的地步,真是使人哭笑不得。

  事后有些好心的同学、同事都真诚的劝我不要太认真,多年来都是这样狗扯羊腿,你一人能搞清楚吗?我说我也没办法,我的思想境界并不高,产品质量问题不要我签字负责,我可以认真的享受边看报纸,边聊天,舒舒服服养天年的滋味,三岁小孩我也不得罪。

  虽说我深感质检工作难做,但对下面的同事,还要强装笑脸,给一线的师傅鼓劲打气。

  每碰到处理质量问题,本来有章可循,照章处理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每次处理质量问题总是扯的天翻地覆,使人感慨无穷。

  除了现场的产品质量问题烦心,再就是每年年初的订全年质量指标,每年年尾报完成质量情况的报表,也让人无法下叉。

  本来,指标计算方法十分简单,只要会作四则运算的小学生都会算得出良品率,废品率等质量指标,可我们每年却怎么也说不清楚,道不明白,即使你想查个究竟,搞个清楚,弄个明白也不可能。

  工厂只管完成产值和利润指标,至于投入多少,产品质量状况表面上十分重视,实际上是产值第一,进度第一。

  工厂一个产品重复投料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如:某产品定额1吨,而生产部门总是以五花八门的歪理投三吨,四吨是常有的事情,由于投料不受控,生产过程中到底出了多少废品,有多少不合格品被工人锁在工具柜内不交检,又有多少不合格品,被偷偷带出工厂,扔到水塘里,谁也说不清楚。

  因此,工厂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指标就无法说准,就这样年复一年,习以为常,胸中无数,无所谓。而销售人员因客户意见多且大,出厂产品退货、赔款、返修等经常发生,十分尴尬,因此牢骚满腹,内外受气。

  2.带刺的科长

  面对产品质量严重滑坡,产品出厂后,要求返工、返修、索赔、退货时有发生,成吨的不合格材料越位投产,造成巨大损失。为此,工厂召开党、政联席扩大会议。专题研究产品质量管理问题。并拿出了一个“加强产品质量管理的几点措施”的文稿,提交会议讨论。

  在座谈讨论过程中,除主管产品质量的总工,提了几点不痛不痒的不同意见外,与会的其他人员都没谈具体意见,都表态要认真抓产品质量。并说再不抓,发展下去,工厂也会被赔垮。我是会议的当然参入者,看了“文稿”,我有很多想法,想说两句,但想到管质量的总工的态度也只如此,我何必要强出头呢?不说又感到不舒服,这时,一位厂领导的一席话,激发了我,我非讲不可。

  这位领导的发言有这样一段话:“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产品质量检验部门,是产品质量把关的部门,为什么把不住关,既然把不住关,设个检验部门有什么作用。养这些检验人员又有什么作用。以后出厂产品出了质量问题,就是要找检验的。因为关没把住,处理要从严……”与会都把目光投向我,估计我当时的脸色不太好看,我不得不讲。

  我加重了呼吸,压了又压说:今天会议很重要,很及时,看到领导和同志们这样注重产品质量,说明工厂抓住了问题的要害,我很乐观。工厂的前途一定是光明的。我想借此机会,就工厂产品质量问题,说明一个观点,做出三个保证。并想提几点小小的建议。为提高工厂的产品质量,使工厂走出低谷,我们共同作出我们应作的贡献,若有不对之处请领导及到会同志们批评。

  我首先说明一个观点。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如果这个问题不明确,我们检验部门,只能被迫用微不足道的身躯去抵挡那猛如潮水一样的问题,不被淹死才怪。以往在产品质量问题上搞坑、蒙、骗的人和事时有发生,可用无奇不有来形容,我不想多说,大家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我无所谓,我只为工厂疼心。

  刚才是我要说的一个观点。下面我向领导和同志们保证如下:

  ①产品出厂后,发现问题,查证落实,是因为检验部门的过错,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由我承担,撤职、降级、除名我决无怨言。

  ②生产过程中,发现检验部门有误判、漏判造成损失的事实,可以扣除检验部门当月的部份或全部奖金。

  ③发现检验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询私舞弊者,不管有无损失,扣发当事班组全月奖金,当事人立即从检验部门除名下岗,并扣发检验部门主要领导的当月奖金。

  以上三点,望厂领导、各单位领导监督。并提如下两条建议:

  ①在产品质量问题上,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以邻为壑、嫁祸于人的单位和个人,工厂是不是立个法,将其管束一下。

  ②明知产品不合格,不作为有问题的产品降级降处理,并记录在合格证中,而是大笔一挥放行出厂,出厂后造成损失的,工厂也是不是需要立个法。尽管这当子事,虽说是好心办错事,但损失是客观的,影响是客观的,不能不承担责任。特别对那些在签字放行时,拍着胸说:“出了问题我负责”,后来确实出了问题,应该让这些同志有履行诺言的机会。当然,这些签批的同志可能是在某些压力下签放的。但也要追究责任,谁加压谁负责。如不这样,难绝后患。

  我无意与张三或李四过不去。我做的三点保证,只有在我的几点建议得到采纳和付予实施时,才有效,不然一切都是黑板上的粉笔字,这叫做在事实面前大家都平等。

  以前出厂产品出了一些问题,是不是也追究一下,我个人认为应该追查一下.。如果大家要看产品档案,我随时提供。

  我发言后,大家都不作声,聪明的厂长最后作了总结,“看来这个措施”还不太成熟,大家下去考虑一下,下次再讨论。

  就这样,不欢而散,这个话题被搞的不了了之。我知道我捅了马蜂窝,我一竹杆扫了一大排。我在会上的发言马上在机关传开,好心同志为我担心,我非常感激同志们的关心。  

共有2页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