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文字

您可以向本站投稿,请点击箭头所指 

顶端右侧“投稿通道”。

也可通过邮件投稿 hedaowang@126.com

站务

公告

首页 >> 三线作家 >>袁培力 >>萧红研究 >> 骆宾基护理萧红的44天是怎么算的?(萧红研究/袁培力)
详细内容

骆宾基护理萧红的44天是怎么算的?(萧红研究/袁培力)

时间:2024-01-03     作者:袁培力【原创】   阅读

       熟悉女作家萧红的读者都知道,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萧红的最后生命阶段是一个叫骆宾基的东北青年陪伴护理的,这个阶段骆宾基反复说是44天,给读者们造成一种战争爆发后萧红生存了44天的印象。这个“44天”说没有人质疑过,其实漏洞百出,算不到一块的。

       日本进攻香港是1941年12月8日,萧红逝世于1942年1月22日,很容易算出来港战爆发后萧红生存了46天。

       1980年1月,北京《十月》期刊第1期刊登了骆宾基的一篇文章《生死场,艰辛路——肖红简传》,文章首次公开说:“不久,太平洋战争爆发了。……她的弟弟张秀珂,一九三七年在上海结识的一个年轻友人热情地护理着她,度过了她的文学创作上光辉的十年路程的最后四十四天。”文章中的年轻友人就是骆宾基自称。

       既然是“最后四十四天”,字面理解那就是说港战爆发后萧红生存了44天,比如端木蕻良就是这样理解的,他1980年3月15日就骆宾基的文章给北京市文联党组写了说明信,指出:“其中所述不符事实……居然说肖红生命最后的四十天,都是他一人照顾的。”(说明信里的“四十天”是端木蕻良笔误,应该是“四十四天”)

       那么萧红港战后实际生存了46天,和骆宾基说的44天差了两天,这就牵扯到骆宾基的“计算问题”。

       1941年12月8日开战这天算不算。骆宾基此后著文数次说到44天,在他的笔下,这天有算有不算的。

       1980年7月,《长春》期刊七月号刊登了骆宾基《写在〈肖红选集〉(香港版)出版之时》,文中说:“从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一早战争开始,到一九四二年一月十二日,是一个月零四天……这是我和病者在四十四天相处中,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离开萧红。”这个是把12月8日算进去的。(骆宾基说的离开指的是1942年1月12日他回到士丹利街生活书店职工宿舍睡了一觉)

       1981年2月21日骆宾基致信香港潘耀明,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当天一早,我就先去看她……岂知去后未能脱身,直护送她到香港半山的住宅区,又转铜锣湾,三移思豪大酒店,那已是次日的傍晚了。……此后朝夕相处44天”。(载2014年人民日报出版社宇游著《大家访谈录》)这里,骆宾基加了“此后”,12月8日不算了。

       1981年11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骆宾基的《萧红小传》,骆宾基写了《修订版自序》,序中说:“从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太平洋战争开始爆发的次日夜晚,由作者护送萧红先生进入香港思豪大酒店五楼以后,原属萧红的同居者对我来说是不告而别。从此以后,直到逝世为止,萧红再也没有什么所谓可称‘终身伴侣’的人在身旁了。”这里,骆宾基用“次日夜晚”亦将12月8日排除之外。

       12月8日算进去肯定不行,必然超过44天。只能按照骆宾基的除外12月8日的说法,但除外了,还是超过44天,是45天,这可咋办啊?我们设想两种办法。一是1942年1月22日萧红逝世那天不算,刚好44天;二是把骆宾基说的唯一离开的一次,1942年1月12日剔出去,也刚好是44天。

       但这两种办法都有问题。第一种,因为骆宾基自己说1942年1月12日也离开1天,所以要减掉,算下来是43天。第二种,1942年1月12日并不是骆宾基所说的唯一一次离开萧红,1942年1月21日早晨,骆宾基离开了玛丽医院,回到了九龙住了一夜,这当然也是离开了萧红,这一天也必须减去,算下来也是43天。

       是不是骆宾基自己也觉得算不到一起?骆宾基于是改口了!1982年1月,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骆宾基小说选》,骆宾基在《后记》里说:“我哪里想到这一去就是四十三天,直到一九四二年一月二十一日才得机从香港玛丽医院回到九龙探视我的旧居。”骆宾基1942年1月22日早在九龙睡起来后,渡海到港岛玛丽医院,萧红已经不在医院了,不知去哪了,他只能到士丹利街时代书店宿舍,后来端木蕻良找来,领他去了圣士提反女校。很快萧红就在圣士提反女校辞世了。所以1942年1月22日这天不算是对的。按骆宾基说的“一去就是四十三天”,比较合理。也就是说,骆宾基护理了萧红43天。

       这里要注意的是,说骆宾基护理了43天,并不是认为他独自护理了43天,骆宾基独自护理萧红一定少于43天。因为思豪大酒店中弹后萧红的行踪,骆宾基和端木蕻良的说法大不一样,有证据证明端木蕻良说的更靠谱,很多事情必然是端木蕻良亲自办理,按骆宾基说的1941年12月9日后端木蕻良就无影无踪了,很难叫人相信。

       1981年6月15日,骆宾基《北方文学》期刊第6期发表了《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文中描写到思豪大酒店中弹后,寓客都疏散到半山的一栋别墅,夜里萧红和骆宾基席地而睡,旁边一个男人睡在行军床上,突然一发炮弹在别墅旁边爆炸,发出巨响,那个男人滚落下来,掉在萧红和骆宾基之间,说“我们死在一起好了!”骆宾基说:“他们尽管都相识,但在炮击之前,却相逢如路人。而且这人也不是思豪大酒店的寓客。”骆宾基描写的这个男人实际就是端木蕻良。后来周鲸文的文章说端木蕻良和于毅夫用行军床把萧红抬到了连合道周鲸文家,间接证明了端木蕻良在半山别墅里和萧红在一起。周鲸文给了端木蕻良五百港元,叫他带着萧红住到思豪大酒店去,端木蕻良却带着萧红住到了告罗士打酒店,估计萧红和端木蕻良不愿意回到思豪大酒店,毕竟刚被炮弹击中过。这个告罗士打酒店骆宾基没有提及过,周鲸文文章中说端木蕻良和于毅夫用帆布床抬萧红过来,还说后面跟着于毅夫妻子和两个孩子,写的那么细,却没有提到有骆宾基。可见在告罗士打酒店,端木蕻良必然陪伴护理萧红。

       所以说,骆宾基独立护理萧红一定少于43天。


1704236477861462.jpg


       另外,按骆宾基的说法,给读者一个他连续护理萧红44天的错觉,实际他护理萧红的过程中,有两次中途离开,这是他自己也承认的。正确说法是:港战爆发后,萧红生命最后阶段的46天,骆宾基护理了44天。当然,现在我们用事实证明,顶多43天。

       各种萧红传记、论文和文章中的骆宾基护理萧红最后44天的说法应该休矣!

       骆宾基制造的这个抬高自己、贬低别人的非真实说法应该抛弃!

       端木蕻良在给北京市文联党组写的说明信中指责骆宾基“不顾事实,信口雌黄”,显示了他的愤怒。我们同样也不喜欢对历史造假。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